欢迎光临河南人杂志官方网站
滚动资讯: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人物专访

千载绽放唐三彩 慧眼独具李国强

2015-08-10 12:22:36   来源:洛阳日报副社长 崔运山    点击:

唐三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
    唐三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成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是唐代艺匠们雕塑艺术,釉料配制,烧制技术以及描绘艺术的完美结合。

 

李国强是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洛阳流散文物管理所所长,同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担任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的文物鉴赏专家,尤其是三彩器鉴定方面的专家。
 

钟情文博事业 工作业绩突出

 

\

   李国强自1985年12月开始从事文博专业工作,至今已近30个春秋。由于李国强长期工作在收购鉴定文物第一线,大量真伪文物层出不穷。为提高鉴定水平,他参加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物鉴定研究生班的学习,业务水平有了更大提高。近年来,他先后被聘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收藏协会玉器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理事,长春师范大学、中国防卫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广东古董文化研究会特邀专家,河南省《理财收藏》杂志专家组成员,洛阳电视台《家有珍宝》栏目专家,编著中国艺术品收藏丛书《漫夜灯语》,在《中国文物报》、《艺术市场》、《文物天地》、《中原文物》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2篇。

   在工作中,李国强对陶瓷三彩、青铜器、玉器和竹木牙雕等杂项的鉴定研究较深,为单位准确鉴定并征集各类文物15000多件。他常参与各种文物鉴定活动,能够准确对文物的名称、类别、功用、真伪、时代、级别及艺术、科学、经济价值判断评估。由他主编的《洛阳民间铜镜鉴赏》和《象牙雕艺术鉴赏》两本书待出版中,《中国唐三彩文物鉴赏大全》正在编写。

 

徜徉三彩世界   醉心唐瓷研究

 
   1905~1909年,唐三彩在陇海铁路的修筑过程中被发现,由此引发了全世界文物爱好者对它的关注。李国强在工作中接触过大量的唐三彩,并根据这些实物展开了对唐三彩的研究,而他的研究内容包括唐代女俑的发型,唐三彩造型和釉色,唐代绞胎器等等。

\

   女俑发型映兴衰——李国强发现,初唐时期,女俑的发型基本都是上梳发型,充分展现出健康、活泼、干练的美感。李国强说,那时人们刚刚从战乱中解脱,工匠们试图把大唐开国时那种百废待兴的社会文化,通过自己的双手展现出来,营造出健康、富有活力的审美情绪。到了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的开放性极强,国泰民安,生活富裕,女俑的发型多为平梳,以突出面部的丰满。到了晚唐,统治者意志消沉,贪恋声色,社会也处于一种充满利欲、好大喜功的杂乱状态中。这一时期的女俑发型多为下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型完全掩耳,人物体态也展现出夸张疏懒的肥美。他把这一发现写成论文《唐代女俑发髻折射一代王朝兴衰》,发表在文化部主办的核心期刊《艺术市场》上。造型釉色识精品——李国强说:“是不是好马,通过神态、釉色、造型就能清楚地分辨出来。”1977年,洛阳关林出土了一尊盛唐时期的黑釉三彩马,因为制作这种黑釉的钴料是从西亚等地运回的,十分难得,所以黑釉三彩是当时等级最高的三彩作品。此外,从这件三彩马低首的神态、浑圆而不臃肿的体态上,也能鉴别出它是十分罕见的精品。唐三彩中的相马经——李国强通过对馆藏文物的研究,并结合史料记载,将三彩马分为三种:一是放养马,二是载人马,三是鞍马。

    所谓“放养马”是指生活在野外,不被马鞍或缰绳束缚。它们有的觅食、有的长嘶、有的狂奔、有的伫立、有的漫步……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中曾出土过两件“放养马”,这两匹马造型匀称,活灵活现。

   “在博物馆中,经常可以见到人俑和马俑的结合体,那就是‘载人马’,龙门安菩墓就曾出土过一件盛唐时期黑釉马及牵马俑。”李国强说,唐三彩中有各种装束的骑马俑,尤为珍贵的是女骑俑和奔马骑俑,鞍马俑也是一种常见的三彩品类。

   工艺独特绞胎器——李国强先生在《艺术市场》杂志上,发表了《唐代绞胎器:工艺独特 鉴别有章》一文,全面诠释了他在绞胎器研究上取得的成果。通过考证实物资料,分析绞胎断面及纹胎的形成,李国强认为绞胎工艺分三种类型:即通体绞胎型、主体绞胎型和局部绞胎型。 绞胎工艺的操作分整体绞胎和器表绞胎装饰(又称绞胎贴花)两种。唐代尽管用以制作绞胎器的瓷泥釉料丰富成本较低,但由于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艺较为复杂,费工、费时,故绞胎、绞釉陶瓷器产量很少,保留下来的更少,因此市面上不多见。现在每一件完整的唐代绞胎器,都是收藏家眼里的精品。 

   为了保护老三彩传承新三彩,李国强领衔成立科研小组,研究新三彩新工艺《唐代绞胎器制作工艺研究复制》课题,研制成功后,将为洛阳唐三彩艺术增加一个新贵族,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年积累磨砺   练就“火眼金睛”

 
   面对一件藏品,外行人只能听介绍、看外观,辨别真假时却不知从何下手,但专家有时只需看上一眼就知其所属年代,经过反复把玩后,就知是否为真残片拼接而成。他们的“火眼金睛”是如何练就的?李国强说,鉴定藏品真假看似简单,却是数十年磨砺、积累的结果。 借鉴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悟到,这是他多年从事文博工作的总结,也是收藏的绝招和精华。单拿唐三彩来说,现在民间一些仿制工艺相当高超,如果不是靠平时看得多、摸得多、经常研究资料、辨别真伪来判断,连最先进的仪器都不敢指望。唐三彩真品的一个特点是开片上翘(开片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自然的开片上翘在放大镜底下看,就像河里的泥被太阳晒干后,中间凹四周翘,假的则反之),但就是这道特别的工艺,一些民间艺人经过不断钻研,在制作时运用孩子们常吃的跳跳糖原理就破解了,“若是不了解这些,不把真的、假的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很容易看走眼”。李国强提醒藏友:“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收藏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化。收藏热是好事,但咱老百姓玩收藏,首先,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违法违规收藏。其次,也要了解哪些才是收藏文物的正规渠道,确保自己能买到真品。”
 

北京国石馆“开课” 外国驻华官员惊叹

 
   洛阳三彩艺术让德国、加纳、比利时、韩国、肯尼亚等近20个国家的驻华文化官员惊叹不已!2014年9月13日,李国强受北京市外国专家局邀请,在北京国石馆“开课”讲述洛阳三彩艺术,坐在台下听讲的,则是来自上述国家的近40位大使、公使、行政官、新闻官,以及长期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专家等。“唐三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与文化现象,长盛不衰,尤其深受欧亚大陆人的喜爱。曾一度被中国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多个国家首要。”李国强认为,唐三彩在历史上曾扮演过两个重要的角色,即陪葬品和外销瓷,作为外销瓷,销售的途径就是“丝绸之路”。洛阳唐三彩为何长盛不衰?李国强说,洛阳作为古代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既有原料之利又有艺术环境。“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既有大规模制作唐三彩的能力,又是有条件使用唐三彩的地方。”唐代三彩的发现以洛阳孟津一带为最多,这说明唐代洛阳富有、人数多,生产三彩器的能力强。“华贵的唐三彩,其釉料不少是价值昂贵的进口原料,这都不是经济力量弱的地方能置办起的。”

\

   在和这些文化官员的交流中,李国强发现大家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很向往,对洛阳三彩的制作工艺及发展情况非常关注。“唐三彩艺术不单单是洛阳的,而是全球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洛阳三彩的宣传、推广和保护力度,寻找契机,邀请各个国家的文化大使、官员来洛,实地参观甚至参与洛阳三彩的制作,让更多人了解洛阳三彩文化,重铸洛阳三彩艺术的辉煌!”

 

 

 

洛阳日报副社长  崔运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艺术回报社会
下一篇:宋庄四合院里的河南人

本期封面

  • 第一期《河南人》期刊杂志

    谁说我把故乡遗忘,梦中我又回到故乡。潺潺的小河,秀美的村庄,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窗外...

  • 河南美景

    栏目推荐

    老子照片
    design by Createe Copyright@20015 河南人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2021008116号